
關西地區藝術系學生團體發行的免費報紙《SHAKE ART!》第 22 期上刊登了 Morisawa 的廣告。
本期的主題是“embody”=實作。
我們訪問了創作這則廣告的 Hayashi 先生。

對於這則廣告,我們將本期的主題「體現」(賦予形式)與「有如此多的字體可以幫助您塑造您的感受」的概念聯繫起來。
字體通常會被照片、顏色和圖形所掩蓋,但我們希望提高人們對它們在支持現代視覺訊息方面所發揮的不可或缺的作用的認識,因此我們使用了各種字體。
我花了很多心思去思考如何讓字體成為中心元素。由於這次用了很多字體,我們盡量限制顏色數量,以免喧賓奪主,同時避免圖形過於花哨,同時又要確保易讀……我們力求在醒目和易讀之間取得平衡。
“我想再見到你。”
“你在幹什麼?”
我怎樣才能有效地向別人傳達我的感受?
當我四處尋找時,我找到了 MORISAWA PASSPORT 學術版!
這是一個引發這類故事的流行廣告…
「以形狀傳達這種感覺」的標語也令人難忘。
使用的口號是“航向 MB31」。在查看森澤的字體樣本頁時,我發現「由於字體設計得比其他哥特字體要小,因此即使使用較大的尺寸也不會顯得突兀,是一種可以在廣告、雜誌標題或較長的標語中使用,以輕鬆的方式傳達單詞含義的字體。 」
我個人覺得,即使放得很大也不會顯得突兀,是一種很吸引人的好字體。
《SHAKE ART!》第22期以這張可愛的插圖為封面!
如果你看到它,一定要撿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