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京造形大學
平面設計專業
天智也教授
Q:您教什麼類型的課程?
研討會的主題是「設計過程中的溝通」。
其基礎是「設計不能由一個人單獨完成。」這看起來似乎很明顯,但設計是從許多不同的人之間的溝通鏈中誕生的。如果你看看實際工作,你會發現你與客戶以及其他專業人士(例如插畫家和攝影師)都有對話。除此之外,你總是需要與消費者對話。但在大學作業中,這之前的對話很少發生,因為你幾乎什麼都得自己做。
這就是它與現實世界的不同之處,我相信這是製造業本質所缺少的東西,所以我在研討會上進行教學來填補這一空白。
Q:字體靈敏度打開的那一刻
90年代中期我買Mac的時候,我對電腦充滿了夢想和幻想。當時有很多獨立運動,創作者們在平面設計和字體創作方面交流想法,就像他們討論影片和CG一樣。
例如,有一個名為「Flocke展」的展覽,人們透過軟碟交換作品,各種媒體相互交織。當時,網路作為催化劑出現,我們得以在各種創意海洋中划船。
因此,我拜訪了各種字體創作者,並驚訝地發現人們選擇字母來表達自己,就像他們選擇一種樂器來演奏一樣!
我認為這是一個如果沒有數位技術就不可能實現的運動,而我就是那種因為「數位科技」和「網路」而能夠成為設計師的人(笑)。
Q:您最喜歡的 Morisawa 字體是什麼?為什麼?
我想帶到荒島的字體是“中哥德 BBB「」是最受歡迎的字體,其實深受大家喜愛。它既可以在很酷的場合使用,也可以用於清晰的溝通。雖然它看起來像是一款匿名字體,但我認為它實際上很有個性。
另一個例子是,「雷明我負責 Reimin 小冊子的藝術指導,但我覺得它是那種潛力尚未完全被了解的字體之一。
我認為「Reimin」這款字體凝聚了森澤所有的技術專長和心血,但時代似乎還沒有跟上它的步伐。充滿情感的古體明朝字體早已興起,但現代風格的潮流卻很少。
令纓字體是將日本人自古以來所使用的明式字體與現代系統思維和使用模式結合的字體。由於橫筆對比等特點,它使用起來比較困難,但如果運用得當,我認為它是一款無可匹敵的字體。
問:您覺得這所學校的學生怎麼樣?
存在多樣性。
例如,我覺得這所學校的特色之一就是有很多新一代的學生,他們學習圖形設計的同時,也學習電影、立體藝術和時尚。學校有很多跨領域的課程,而且規模很小,這或許也是因為學生有其他專業的朋友。我認為我們正在進入一個可以自訂自身能力的時代。掌握某些技能固然很好,但光憑這一點並不能讓你脫穎而出。我認為將兩件或兩件以上的事情相乘很重要。這些事情可以是看似不屬於學習的,例如遊戲或音樂,我認為透過將這些事情相乘,你就能找到新的方向。
Q:開關關閉的瞬間
它更像是一個撥動開關,而不是“開”或“關”開關。
例如,我會在藝術總監和老師之間轉換,也會在寫文章、寫書、做設計和做音樂之間轉換,就像在老式電視上切換頻道一樣(笑)。
Q:未來你想挑戰什麼?你對什麼有興趣?
作為藝術總監,我不僅想創造設計,還想創建考慮更廣泛事物的系統,例如銷售商品和吸引人們。
在我創建的框架內,我希望能夠將設計本身委託給每位設計師,讓他們自己處理。我希望以一種從全局角度分解問題的方式進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