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AL學院(東京、大阪、名古屋)和Morisawa公司合作進行了一項名為「開啟字體感性」的計畫。
這次的主題很簡單,就是「漢字的感覺」。
作業是選擇一個漢字,並用字體將其所傳達的形象形象化。為了選擇一種能夠完美地將漢字意義形象化地表達出來的字體,不僅需要仔細考慮表達方式,還需要仔細考慮字體本身。 HAL的學生是如何面對如此艱鉅的作業的呢?
這次就來介紹森澤認為能充分發揮字體魅力,並獲得優秀獎的5件作品!
「Break」(HAL Tokyo,Daichi Hayashi)使用的字體:UD新鄉

我們要求他們用玩具、磚塊或混凝土塊破碎的形象來表達「破」字。我們選擇了一個簡單的哥德式字體來匹配方形、有角的方塊的圖像。
這是對「破」字的簡單表達,但我喜歡它看起來既破損又保持了良好的平衡,以便人們能夠理解原字。我也覺得打破UD字體的想法很有趣。
「En」(HAL 東京,內持) 使用的字體:莫阿里亞

為了表達“En”字形狀所感受到的節奏感,我們選擇了“Moaria”,一種具有節奏感的線條元素。
我覺得「En」字的節奏感和「Moaria」本身有趣又輕鬆的設計很契合。字重的選擇、黑白的運用以及位置的安排也都經過了深思熟慮。
「Ei」(HAL Nagoya、Daisuke Kobayashi) 使用的字體:角民

這是一件獨特的作品,將「日」描繪成從螢幕和投影機延伸而出的光線,而「中」則描繪成投影機。光線以哥德體直線表示,投影機部分則以明朝體刻度表示。
值得讚賞的一點是,他們明白 Kakumin 的形狀結合了 Mincho 和 Gothic 字體的特點,並選擇它作為該項目的主題。
「Swelling」(作者:Yasuhiro Ogura,HAL Osaka) 使用的字體:隧道

作品利用《Tunnel Thin Line》的縮排元素,以立體、氣球般的表現力呈現出具有衝擊力的流行音樂感。
我仔細觀察了字體,發現雖然是同一種「隧道」字體,但他們選擇「細線」而不是「粗線」來創造更立體的效果,這是有道理的。
「Peeled」(HAL Osaka,Mutsumi Shiraishi)使用的字體:Hiragino 方形哥德式

海報和膠帶從牆上剝落的外觀是使用具有線性、厚實和平面感覺的 Hiragino Kakugo 來表達的。
設計師想要表達的意思一目了然。設計師仔細觀察了扁平、尖端略微張開的 Hiragino Kaku Gothic 元素,並選擇了一種能夠傳達物理形象的字體。
下一篇文章我們將採訪得獎作者!
敬請關注。

HAL學院(東京、大阪、名古屋)和Morisawa公司合作進行了一項名為「開啟字體感性」的計畫。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介紹了「選擇一個漢字,並用字體將其所體現的形象形象化」的作業,以及獲得優秀獎的五件作品。
本文將介紹五位得獎者的訪談內容。

問:聽到這些問題後,您有何感想?
林:“感覺很有趣,而且感覺可以做很多事情。之前也畫過以文字為主題的插畫,所以覺得這個作業挺有意思的!(笑)”
吳:“我以前主修雕塑,作業就是‘改變原來的形狀’,所以我感覺有一種聯繫。”
Q:您是如何選擇最適合您表達方式的字體的?
林:“我選擇了適合破壞表現的字體,並檢查了圖像。”
Woo:“我首先在字體列表頁面上查找字體並決定使用哪種字體,但第一眼就被‘Moaria’的節奏所吸引,所以我選擇了它。”

Q:解決這個問題之前和之後有什麼不同嗎?
林:“這次和老師商量,想出了很多點子。我學會了思考那些我認為不可能的想法,然後加以完善。”
Woo:“我想成為一名3D建模師,但在完成圖形設計作業時,我什至不知道如何使用字體。但完成這項作業後,我開始思考文字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而不僅僅是在圖形設計中。當我看到廣告或路過時,我會開始思考它們使用的字體,我認為這拓寬了我的表達範圍。”

問:聽到這些問題後,您有何感想?
“我心裡有個想法,覺得這樣的事情會很好,但最終卻變成了一個很平凡的想法。很難從中找到一個主題。”
Q:您是如何選擇最適合您表達方式的字體的?
「當我查看和研究漢字時,我偶然發現了 Kakumin,它結合了 Gothic 和 Mincho 字體的特點。
我經過多次嘗試才最終確定了現在的形狀,不過在老師的建議下,我把“太陽”(sun)設計成線性光束,把“中心”(center)設計成投影儀的形狀,最終完成了它。 」

Q:解決這個問題之前和之後有什麼不同嗎?
「我以前不太在意字體,作業的時候也會隨便選一些,但現在我越來越注意了。學習字體之後,我發現在那麼多字體中選擇真的很難。我當初是因為想在一家小說遊戲公司工作才報考這所學校的,所以以後我想多用用字體!”

問:聽到這些問題後,您有何感想?
小倉:“我想,‘那是什麼意思?’(笑)從那時起,我開始思考適合我的作品的字體的含義。”
白石:“我一直很喜歡思考哪些字母與插圖最相配,並把字母放大來觀看,所以我認為這將是一項有趣的任務。”
Q:您是如何選擇最適合您表達方式的字體的?
小倉先生:「我構思了好幾個漢字,最終印象最深的是『嵯』(bō)。當時我正在為這個漢字尋找最合適的字體,偶然發現了『隧道』(tunnel),當時就想,『好可愛的字體啊!』(笑)」啊
白石:“我立刻就想到了這個漢字,意思是剝落,在直線哥特字體中,我被它不太僵硬的特點所吸引。”

Q:解決這個問題之前和之後有什麼不同嗎?
小倉:“我對字體的認識發生了變化。我意識到市面上有這麼多不同的字體。我立志成為一名動畫師,以後我想在我的作品集和其他作品中用到它!”
白石:“我之前從未改造過字母,所以看到如何通過處理它們來適應我的形象,使字母成為設計的一部分,甚至是藝術的一部分,這是一種令人耳目一新的體驗。”
完成這項作業的同學現在將進入更專業的領域。無論你從事哪個領域,能夠用自己的語言解釋你選擇字體的方式和原因在許多情況下都會很有用。
如果這次作業能為你提供一個「打開字體敏感度」的機會,我會很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