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终于在1月28日正式举行。活动还没开始,现场就已经挤满了翘首以盼的参与者。我们将分两期报道活动的精彩内容!

这天,活动团队从一大早就开始忙碌地准备和开会,杂志已经完成的flea杂志团队也积极地协助活动团队。
下午1点,活动“自由自在”正式开始,会场内挤满了参加者!

在听完今天的日程安排、字体切换项目、活动背后的想法以及嘉宾大原大治郎和关川耕平的介绍后,我们直接前往研讨会。
面对刚刚到场、略显紧张的学员们,大原说道:“这次工作坊,你们会用手来思考,这样更容易吸收我们讲的内容。大家先来尝试一下,放松一下大脑!”

在活动团队的带领下,每个桌组首先从入口处摆放的材料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工具,包括树叶、水果、糖果、牙签、贝壳、衣夹、绳子、螺丝等等。
那么,什么样的研讨会即将开始呢?
“字母真有趣!”一个非常令人兴奋的工作坊
之后,参与者们回到各自的座位,用座位上提供的纸笔开始书写。第一张纸上,参与者们用钢笔按照惯例书写自己的名字,但第二张纸上,他们则运用各种技巧书写,例如用非惯用手书写、闭上眼睛书写,或者用旁边人的背影书写等等。参与者们兴致勃勃地与旁边的人交流,完成自己那些奇特的字符,脸上洋溢着笑容,非常有趣。

接下来,参与者被要求“拿起笔,在你选择的工具上写下你的名字”。大原说:“让我们尝试一下正常书写、使用不同的方法以及使用不同的工具,看看每种情况下会出现什么结果。”参与者从各个角度观察工具,并通过反复试验,找到书写这些字符的最佳方法。
参与者们惊叹于文字的质感会随着衣夹角度的变化而变化,也尝试了用羽毛球和钢笔等各种创意书写文字,还为项链的握持方式而苦恼,甚至尝试用松果的表面摩擦纸张来突出文字。参与者们自由发挥的创意催生了各种各样的文字创作灵感。

看到参加者们用软笔书写时感到吃力,关川提出了这样的建议:“我认为,专注于写自己的名字还是专注于使用工具,字符的变化就会显现出来。”听到这些建议后,参加者们热情地探索着字符的可能性,并纷纷留言:“我们试试用汉字写吧”、“看看我用工具写的字符和别人写的字符有什么不同,也许会很有趣”。

当参与者们与旁边的人交换工具,并互相展示各自的作品时,每张桌子上都传来了各种各样的评论,例如“这些字母真可爱!”“它们看起来像是一条垂死的信息!”“即使我们使用了相同的工具,字母却完全不同。”活动团队也走访了每张桌子,以确保参与者之间的顺畅沟通。
当参与者将自己的名字与平常用笔书写的纸张进行比较时,他们发现了令人着迷的现象:所使用的工具如何限制了他们自身的书写习惯。通过使用这些工具来移动手和身体,并在书写时思考,参与者似乎以一种平常无法体验的方式体验到了字母的魅力。

看到参与者们新鲜的反应和完成的文字,关川评价道:“浮石的柔和曲线营造出动感,轻轻地将项链放在纸上,用笔按压,书写出的文字,给人一种被工具‘指令’书写的被动感觉,真是太棒了。通过与工具的互动,可以实现的程度和层次有很多想法。”
曾多次举办研讨会的大原总结道:“今天的研讨会充满了独自一人默默工作时无法体会到的活力,我感受到了身边人们的存在和呼吸。如果能继续保持这样的体验,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够体会到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奇妙变化,并有新的发现。”
在下半部分,我们将介绍演讲的内容,我们听到了两位演讲者的宝贵故事。

前半部分报道了热闹的研讨会。后半部分将报道小原和关川的对话、休息后的交流活动以及Flea杂志团队的杂志发行情况。
两人在今天的研讨会上进行了非常有价值的交谈
在备受期待的对谈环节中,两人从总结当天的工作坊内容,到各自在工作、设计、工作坊中的基本目标和想法,再到介绍各自的工作和近期的兴趣,话题广泛。

在演讲的后半部分,大原还为在大学学习文字设计专业的学员们提供了一些专业的建议。他鼓励学员们说:“工作的时候,要养成一个习惯,那就是设计是什么,接到工作后要如何创作。而且,任何看起来浪费或迂回的东西都会被社会所排斥。我们今天所做的工作,在设计公司里并不是强制性的,但如果努力把实践工作坊变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就能提升表达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对趣味性的感知。”
关川还分享了在设计和创作时应该牢记的要点。他说道:“在大学里创作作品时,你往往会想,‘别人都在做,而我在美术学院,所以我觉得我也应该做。’因为环境好而进行设计,感觉就像手段和目的颠倒了一样。我希望大家能够脚踏实地,反复参加工作坊,进行创作。当你回归设计的目的时,尝试自己的创作方法,并非因为你拥有一个可以设计的环境,而是因为你被更远的目标或场景所吸引。”

大原赞同关川的观点,说道:“我认为,创造文字和字体的人,不仅关注文字,还会关注自然界的事物和人类的情感等各种各样的事物。这种眼光是通过日常训练培养起来的,但如果不去训练自己的眼光,而只是简单地模仿他人,就有可能忽略真正重要的东西。”
演讲内容丰富,不仅仅涉及设计和写作,与会者专心聆听,并不时做笔记。
活动结束时,将有一个有趣的社交环节、问答环节和杂志分发环节。
活动以社交聚会结束,参与者们享用了小吃和饮料。参与者们进行了自我介绍,并谈论了各自的大学,彼此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大原和关川也回答了参与者的提问。

被问到“学生时代都做了什么?”时,关川谈到了自己大学三年级时创作的一件作品。“那是一场我独自表演职业摔跤的表演。表演进行到一半时,灯光突然变了,我停下了动作,仿佛时间静止了一般。我想营造一种寂静而紧张的感觉,让观众不禁思考‘什么?’‘发生了什么?’。我想,即使在那时,我也一直渴望回答‘为什么这些事情会发生在人和事身上?’这样的问题。”他分享了一段促成他创作现在作品的小插曲。

大原说,是初中和高中时期的一位朋友引导他找到了现在的工作。当时,一位朋友决定发行一张拼贴CD,而他为CD封面设计的灵感,是他高中时期的第一份设计工作。之后,他决定好好学习艺术,并考入了一所艺术大学。“如果没有当时的朋友们,我可能就没有今天的我了。”回首往事,他感慨地说道。
此外,参加者们还分享了最近在忙些什么、在工作中沟通时想到了什么、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如何解决等只有在这里才能听到的宝贵故事,活动圆满结束。

活动结束时,《跳蚤杂志》团队对分发的杂志进行了讲解。这是他们第一次在观众面前讲解自己的杂志,大家都有些紧张。参与者们拿起手中的杂志,饶有兴致地仔细观看。希望未来读者群能从今天收到第一期杂志的参与者扩展到更多的学生。
第一次工作坊的氛围很轻松,活动一直到结束都洋溢着友好愉快的氛围。看到学员们满脸笑容地离开,活动团队也感到如释重负。
第二届 Moripass Club 圆满成功。我们计划以后陆续刊登活动团队和 Flea 杂志团队的单独采访,敬请期待!
